如何判斷石英砂過濾器中的濾料是否需要更換?-杭州鑫凱
2025-09-05 點擊量:
判斷石英砂過濾器中濾料是否需要更換,需從過濾效果變化、設備運行參數(shù)異常、濾料自身狀態(tài)三個核心維度綜合判斷,結合日常監(jiān)測數(shù)據(jù)與定期物理檢查,可精準識別濾料失效信號,避免因濾料老化導致出水不達標或設備損壞。以下是具體判斷方法與標準:
濾料的核心功能是截留雜質、降低出水濁度,若過濾效果持續(xù)惡化,且排除預處理故障(如格柵堵塞、沉淀池失效)、設備泄漏等問題后,大概率是濾料失效,具體表現(xiàn)為:
-
出水濁度持續(xù)超標
-
正常狀態(tài):根據(jù)應用場景不同,石英砂過濾器出水濁度應穩(wěn)定在特定范圍(如市政污水深度處理≤1NTU、工業(yè)循環(huán)水預處理≤5NTU)。
-
失效信號:連續(xù) 3 天以上,出水濁度超過設計標準的 1.5 倍(如設計≤1NTU,實際穩(wěn)定在 1.5NTU 以上),且通過 “反洗優(yōu)化”(如提高反洗強度、延長反洗時間)后無改善,說明濾料孔隙已被雜質堵塞或濾料層 “亂層”,無法有效截留污染物。
-
出水水質指標異常(特定場景)
-
若用于預處理(如反滲透前),需監(jiān)測SDI(污染指數(shù)) :正常 SDI 應≤5(反滲透膜要求),若 SDI 持續(xù)>7,說明濾料無法截留膠體、細顆粒雜質,會加速后續(xù)膜元件污染,需更換濾料;
-
若用于生活水過濾,可通過感官判斷:出水出現(xiàn)明顯渾濁、異色(如泛黃、發(fā)暗)或異味,且排除原水水質突變因素,說明濾料已失去吸附 / 截留能力。
濾料老化或污染會導致設備運行阻力、周期等參數(shù)變化,可通過日常監(jiān)測數(shù)據(jù)識別:
-
進出水壓差急劇升高或波動
-
正常狀態(tài):石英砂過濾器運行時,進出水壓差應穩(wěn)定在0.03-0.1MPa(設計值),當壓差達到 0.1MPa 時需啟動反洗,反洗后壓差可恢復至 0.03-0.05MPa。
-
失效信號:
-
反洗后壓差仍>0.08MPa,說明濾料孔隙內的雜質(如油污、水垢、粘性有機物)無法通過常規(guī)反洗清除,形成 “不可逆堵塞”;
-
壓差波動劇烈(如 1 小時內從 0.05MPa 升至 0.12MPa),可能是濾料層 “板結”(局部孔隙完全堵塞,水流被迫從其他區(qū)域流過,導致局部流速過快),需緊急檢查濾料。
-
過濾周期大幅縮短
-
正常狀態(tài):根據(jù)原水濁度,過濾周期通常為 8-24 小時(如原水濁度 10NTU 時,周期約 12 小時)。
-
失效信號:過濾周期從 12 小時縮短至 3-4 小時,且反洗后仍無法恢復,說明濾料吸附容量已飽和,或濾料顆粒因磨損變?。ū缺砻娣e下降,截留能力減弱),需更換。
-
反洗效果顯著變差
-
正常反洗:反洗時排水應從 “渾濁” 逐漸變?yōu)?“清澈”,反洗后濾料層蓬松、無明顯結塊;
-
失效信號:反洗 30 分鐘后排水仍渾濁(雜質無法沖凈),或反洗后濾料層出現(xiàn)明顯 “板結層”(用工具插入時有堅硬阻力),說明濾料已被深度污染,常規(guī)反洗無法修復,需更換。
定期(建議每 6-12 個月)打開過濾器人孔,直接觀察或取樣檢查濾料狀態(tài),若出現(xiàn)以下情況,必須更換:
-
濾料顆粒嚴重磨損 / 粉化
-
取樣觀察:優(yōu)質石英砂應顆粒完整、棱角分明,若取樣后發(fā)現(xiàn)>30% 的濾料變?yōu)?“細粉”(粒徑小于設計值的 1/2,如設計粒徑 0.8-1.2mm,實際大量<0.4mm),或用手揉搓濾料有明顯 “掉渣”,說明濾料因長期反洗摩擦、雜質沖刷已嚴重磨損,會導致:① 細粉隨出水流失,污染后續(xù)系統(tǒng);② 濾料層孔隙不均,過濾精度下降。
-
濾料板結或粘連
-
物理檢查:用竹竿或取樣勺插入濾料層,若發(fā)現(xiàn)濾料形成 “堅硬塊狀”(無法用外力輕松打散),或濾料顆粒表面附著 “粘性物質”(如油污膜、水垢層),說明雜質已在濾料表面固化,即使加強反洗也無法清除,會導致過濾通道堵塞,出水流量驟降。
-
濾料層厚度明顯不足
-
厚度測量:石英砂過濾器濾料層設計厚度通常為 800-1200mm(根據(jù)處理量確定),若實際測量厚度比設計值減少>20%(如設計 1000mm,實際<800mm),說明濾料因反洗強度過高、管路泄漏等原因大量流失,導致濾料層無法滿足截留需求(雜質易穿透濾料層),需補充或整體更換。
-
濾料出現(xiàn)化學污染或變色
-
外觀判斷:正常石英砂為白色或淡黃色,若濾料整體變?yōu)樽睾稚ㄨF錳污染)、黑色(油污或有機物污染)或綠色(藻類滋生),且用清水沖洗后仍無法恢復原色,說明濾料已發(fā)生化學吸附或生物污染,會釋放污染物到出水中(如鐵離子超標),必須更換。
為避免誤判或延誤更換,建議按以下流程操作:
-
日常監(jiān)測:每日記錄出水濁度、進出水壓差、過濾周期,若任一指標連續(xù)異常 3 天,啟動初步排查;
-
反洗驗證:針對異常指標,優(yōu)化反洗參數(shù)(提高強度、延長時間)后,觀察指標是否恢復,若未恢復,進入物理檢查;
-
物理檢查:打開人孔觀察濾料狀態(tài),若出現(xiàn) “磨損粉化>30%、板結、厚度不足 20%、嚴重變色” 任一情況,立即安排更換;
-
更換時機:建議在濾料 “部分失效但未完全堵塞” 時更換(如出水濁度剛超標、壓差剛無法恢復),避免因濾料完全失效導致設備過載或出水事故。
通過以上多維度判斷,可精準掌握濾料更換時機,既保證過濾效果,又避免過早更換造成的成本浪費。